這篇是對健保總額加入對歷史脈絡的理解, 以及他國的比較
但是啊, 有學法領域的網友質問我:
" 健保如果廢除了, 對醫療就比較好嗎?"
這位朋友, 你的問題張飛打岳飛, 可能問錯了:
1. 健保問題不是廢不廢除, 問題是它的內容要改革。
2. 醫療這麼多, 總額就是這麼少, 是不是有什麼地方不對。
3. 平等則是一種,我站起來了,沒有人需要因此倒下的價值。
很多人認為醫護勞動是來自醫院管理階層的剝銷
這在歸納法上只對了一半
國家制度的轉嫁和使用者的問題, 你有看清嗎?
寫這麼多了, 也要有願意跳入凡間的讀者才有用
全世界實施總額制度的國家當中,只有台灣與奧地利這兩個國家是採用浮動點值與事後打折,其他的總額實施國家都是事先告知醫院總額是多少與一點一元,讓醫院自行調控收多少病人。好比一架客機上的位置是固定的,能坐上飛機就是用排隊名單(分級轉診)的方式,雖然等待時間很長但是終究都可以把乘客都載走。台灣的總額則像人人無限制的擠上客機,然後還是用固定的油料在飛,最後就栽機。每家醫院不得不搶病人,因為政府規定不搶客人的航空公司如果這次搶輸其他家,下次的油料分配將會更少,於是造就了台灣的看病快速與病人習慣不等待。
台灣的分級轉診破壞與病人習慣不等待肇因於「浮動點值事後打折」的這套總額制度,不僅僅影響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執業,更是危害台灣人民的健康。